少年曾缀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艰。
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
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
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
注释:
蒙恩奉祠桐柏:受皇命祭祀桐柏山。桐柏山在河南南阳市南。
紫宸班:皇帝的仪仗队,用紫色帷幔装饰,故称。
九折艰:指山路崎岖不平,有九个弯曲。
郡印:郡守之印。
家山:指家乡。
羁鸿:被囚禁的鸿雁(比喻不得志的人)。
病骥:病弱的老马,借喻自己。
觚棱:宫殿上的龙形装饰物,这里借指帝王居所。
常寄梦魂间:常常寄托在梦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颂扬皇上的恩德而作的,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第一句“蒙恩奉祠桐柏”,表达了诗人对皇上的崇敬之情。桐柏山在河南省南阳市南,是一处名胜古迹。诗人在此奉祠,是为了表达对皇上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少年曾缀紫宸班”,回顾了诗人年轻时在皇宫中的经历。紫宸班是皇帝的仪仗队,用紫色帷幔装饰,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尊严。诗人曾经有幸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这无疑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经离开了这个岗位,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官员。
第三、四句“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描述了诗人因犯错而被收回官印的情况。虽然犯了错,但皇上并没有因此而对他失去信心,反而给他机会回到家乡继续做官。这是一种宽容和理解的表现,也是对诗人的一种鼓励和支持。
第五、六句“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就像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鸟儿,只能思念着遥远的故乡;又像一匹病弱的老马,无法得到重用的良机。这种境遇让诗人深感痛苦和无助。
最后两句“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诗人通过仰望高高的宫殿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虽然身处异地,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到京城,为皇上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皇上的感激之情。通过对紫宸班、郡印等关键词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皇上宽厚政策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和低调,又展示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