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生不及庆历初,下方元祐当勿疏。
请看蛟龙得云雨,岂比鸟雀驯阶除。
舍人起视北门草,学士归著东观书。
剑外老农亦吐气,酿酒畦花常晏如。

注释:

  1. 士生不及庆历初,下方元祐当勿疏: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人,生于庆历初年,到了元祐年间应该不会被忽视。庆历初年是指宋仁宗的第三个年号,而元祐是宋哲宗的第四个年号,所以这里的“庆历”和“元祐”都是对时间的指代。
  2. 请看蛟龙得云雨,岂比鸟雀驯阶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看那些像蛟龙一样的有才能的人,他们得到了重用(云雨比喻朝廷的重用),怎么能像那些只会做小官的鸟雀一样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呢?在这里,“蛟龙”是对人的比喻,“云雨”则是对朝廷的比喻。
  3. 舍人起视北门草,学士归著东观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舍人(范仲淹)起来看着北门的野草,而学士(范仲淹)则回到家中写他的书。这里的“起视”和“归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北门”和“东观”则分别指的是范仲淹的住所和书房。
  4. 剑外老农亦吐气,酿酒畦花常晏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剑外的农村里,老农们也能扬眉吐气了,因为他们不再被束缚,可以自由地从事生产。而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变得和谐安宁,就像酿出的酒和种出的花一样,总是那么平静美好。这里的“剑外”是指四川一带,因为四川在北宋时期被称为“剑南”,所以这里用“剑外”来代指四川。
    赏析:
    这首诗是范仲淹写给他的好友张正字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范仲淹对于人才不被重视的感慨。他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如果生活在庆历初年的话,就应该会受到重用;而现在却只能在元祐年间被忽视,这是多么的悲哀啊!
    诗人以“蛟龙得云雨,岂比鸟雀驯阶除”为喻,指出像范仲淹这样有才能的人才应该得到重用,不应该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这里的“云雨”是比喻朝廷的重用,而“阶除”则是指官场上的官职。诗人通过对这个比喻的运用,表达了他对人才不被重视的不满和愤慨。
    诗人又以“舍人起视北门草,学士归著东观书”为喻,描绘了他在元祐年间的生活状态。他虽然回到了故乡,但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常常思考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的“舍人”是范仲淹的官衔,而“学士”则是他的雅号。诗人通过对这个比喻的运用,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诗人以“剑外老农亦吐气,酿酒畦花常晏如”为喻,描绘了农民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不再被束缚,可以自由地生产和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安宁。这里的“剑外”是四川一带的代称,而“晏如”则是形容生活平静美好的意思。诗人通过对这个比喻的运用,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