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城南卜草庐,二年浪迹寄樵渔。
大床独卧豪犹在,万众横行策竟疏。
清浊戏分春瓮酒,朱黄闲勘夜窗书。
衰颜安用频看镜,日日元知有不如。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重点字词的解释。
题庵壁:写于隐居茅山时的一首诗。
“偶向城南卜草庐”,写诗人偶然到城南去选择草庐居住。
“二年浪迹寄樵渔”,写诗人两年来浪迹江湖,寄食山林。
“大床独卧豪犹在,万众横行策竟疏”,写诗人独居一室仍不改旧习,豪迈之情依然不减。“策竟疏”指用兵之道已经落伍,无法再施展。
“清浊戏分春瓮酒,朱黄闲勘夜窗书”,写诗人与朋友们饮酒赋诗,闲看经书。
“衰颜安用频看镜,日日元知有不如”,写诗人容颜衰老,何必老去再看那镜子呢?自己知道没有比得上别人的,就不必再照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茅山时的一首即兴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虽已年逾花甲,但志气依然豪迈,壮心未泯。他仍然过着闲适的生活,与朋友一起饮酒吟诗,看经读史。然而,岁月不饶人,诗人已感到力不从心了,故发出“衰颜安用频看镜,日日元知有不如”的感慨。
首句“偶向城南卜草庐”,点明诗人隐居的动机和时间、地点。“卜草庐”是古代隐士筑舍而居的一种方式。“城南”是诗人当时居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建起了他的草庐。这里既是诗人栖身的地方,又是他抒发情怀的天地。
次句“二年浪迹寄樵渔”,写诗人隐居后的行踪和生活状态。“二年”表明诗人在这里隐居的时间之久。“浪迹”指流浪不定。“寄樵渔”即寄食山林之意。“樵渔”是当时社会上下层人民所从事的职业。这里既表现了诗人隐居的艰辛,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第三、四句“大床独卧豪犹在,万众横行策竟疏”紧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大床”是宽大的床,“独卧”即独自睡觉。“豪”是豪杰,豪迈之士。“万众”指众多的人。“横行策”指驰骋自如的本领。“疏”指疏略、疏忽大意。这二句说诗人独自躺在床上,豪情依旧;众人驰骋自如,自己的本领却越来越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衰退的感叹。“策竟疏”指用兵之道已经落伍,无法再施展。
第五、六句“清浊戏分春瓮酒,朱黄闲勘夜窗书”紧承第四句而来,进一步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一个侧面。“清浊”指清美、清高和浑浊、庸俗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春瓮酒”,指春酿的美酒。“春瓮”指陶罐。这两句说诗人同朋友们饮酒赋诗,闲看经书,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
最后两句“衰颜安用频看镜,日日元知有不如”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衰颜”指衰老的面容,“衰颜安用频看镜”意思是说容颜衰老了,还经常照镜干什么呢?诗人以“安”反诘,表示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日日元知有不如”意思是说每天照镜时都会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话。
综观全诗,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是仍保持着一股浩然之气,豪放不羁,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答案】
①这首诗是诗人隐居茅山时的一首即兴之作。②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虽已年逾花甲,但志气依然豪迈,壮心未泯。③他仍然过着闲适的生活,与朋友一起饮酒吟诗,看经读史。④岁月不饶人,诗人已感到力不从心了,故发出“衰颜安用频看镜”的感慨。⑤“日日元知有不如”,意思是说每天照镜时都会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