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
闲绕长堤逐萤火,戏临荒沼问蛙声。
倦游但有笭箵兴,久客真谙褦襶情。
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倾。
夜行
红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
闲绕长堤逐萤火,戏临荒沼问蛙声。
倦游但有笭箵兴,久客真谙褦襶情。
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倾。
译文注释
红藤:用红藤条做的拐棍。
拄杖扶衰病:指拄着拐棍支持身体。
村北村南:形容行走的路程之远,也比喻生活艰难、奔波劳苦。
碪(huán)箵(zhì):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泛指野菜。
褦(xié)觽(lín):同“荔”,一种果皮很厚的水果。
褦襶(shèng lěi):同“荔枝”,一种果实。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很强的小诗,诗人通过写夜行途中所见所闻,抒写了自己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情感。
首联写诗人拄杖而行,在村北村南穿行,这一句是全诗的开端,也是关键所在。诗人选择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行走的场景来写,其实蕴含了深意,因为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行路难”、“行役之苦”等主题,而这正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同时,“红藤拄杖”也给人一种孤独、落寞的感觉,为后面的抒怀做好了铺垫。
颔联是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具体描写,诗人先是沿着长堤追逐萤火虫,然后又来到了荒芜的沼泽边聆听蛙鸣声。这两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与前面的“夜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同时,“闲绕”、“戏临”等词语也传达出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态。
颈联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他厌倦了官场的生活,渴望能够像古人一样归隐山林。这里的“笭箵兴”指的是诗人喜欢采摘野菜这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褦觽情”则是指诗人喜欢品尝荔枝这种美味的果实。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立体和丰满。
尾联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想象着如果能与老朋友在一起喝酒赏月该有多好,而这样的场景只能在深夜才能实现。这里的“安得故人同一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陪伴的渴望;而“三更城上看河倾”,则暗示了他对自由生活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夜行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