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上征尘鬓畔霜,信州古驿憩归装。
悲歌未肯弹长铗,豪气犹能卧大床。
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
邻鸡唱罢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和赏析来填写。
“信州东驿晨起”:清晨在信州东边驿站起床。“信州”,地名,今属江西;“东驿”,指江西赣县一带。“衣上征尘鬓畔霜”,意思是说,身上沾着从军途中带下的尘土,两鬓间也落满了霜花。“征尘”,即征途上的风尘,这里比喻战争的硝烟;“鬓畔霜”,即鬓发上沾着的白发,这里比喻岁月的流逝。“征尘”,指从军途中带下的尘土,这里比喻战争的硝烟。“鬓畔霜”是说鬓发间已染上了白霜。“征尘”,指征途上的风尘。“鬓畔霜”,指鬓发上已染上了白霜。“鬓畔”,指两鬓之间。“霜”,即白露或秋霜之意。“信州古驿憩归装”,意思是说,信州古驿里休息整理行李。“憩归装”,指休息整理行装。“憩”,是歇息、休息的意思。“归装”,指回程所需的行李用品。“悲歌未肯弹长铗,豪气犹能卧大床。”意思是说,他不愿唱悲凉之歌,更不愿弹响那把长长的剑。“长铗”,即剑,这里借指剑客。“豪气”,指豪爽、豪迈的气概。“卧大床”,指躺在床上安顿好身心。“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意思是说,天将亮的时候,残灯才微微地闪烁,发出暗淡的光。那匹饥饿的老马躺在东厢房中。“北壁”,即北墙。“残灯”,指快要熄灭了的灯光。“东厢”,古代住宅的东侧一间房间,这里是诗人居住的地方。“邻鸡唱罢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意思是说,邻居鸡鸣时,诗人已经穿好衣服了。这两句写诗人早早起床,准备赶早路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苦闷与不平。诗人对自己感到十分不满,所以用“自笑”,表示自我解嘲。
【答案】
【答案】
信州东驿晨起
①衣上征尘鬓畔霜。征尘,从军途中带下的尘土。②信州古驿憩归装。古驿,指信州的驿站,信州在江西省。③悲歌未肯弹长铗。悲歌,悲壮的歌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惠文王时,赵王欲攻燕国,廉颇为将,蔺相如为副。赵王欲临阵斩相如,相如引颈向天而呼道:“我愿奉诏命使秦!倘秦王不听,我将奉璧入秦;若秦王听,我就将死!”于是赵王赦免了蔺相如。④豪气犹能卧大床。豪气,豪爽、豪迈的气概。⑤半暗残灯摇北壁。半暗,指天刚蒙蒙亮,光线昏暗;残灯,指快要熄灭的灯光。⑥常饥老马卧东厢。东厢,古代住宅的东侧一间房间。⑦邻鸡唱罢衣篝暖,指诗人早起收拾衣物,准备赶早路的情景。⑧自笑行人日日忙。自笑,表示自我解嘲。行人,指外出做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