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扶藤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落崩崖欲压人。
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携酒上嶙峋。

【注释】

  1. 南津:即今江西星子县南。长桥:指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前的长桥(建于唐代)。普宁院:在南山,为佛教寺院。山高处:指普宁院所在地的山顶。有塔院及小亭。缥缈可爱恨不能到:意为普宁院的景色美丽迷人,可惜自己身不由已,不能登临观赏。
  2. 扶藤杖:拄着拐杖。偶扶藤杖:偶尔拄着拐杖。过南津:经过南边渡口。新:新奇。
  3. 清溪:清澈的溪水。照须鬓:指溪水的倒影映在人的头发和胡须上。翠雾:青烟。湿衣巾:指溪水把衣服打湿。
  4. 山萦细栈疑无路:形容山路曲折蜿蜒,似乎没有出口。树落崩崖欲压人:形容树木繁茂,树枝垂下来好像要把人压住。
  5. 朝暮有程常猝猝:早晨晚上都有行程,非常忙碌。何因携酒上嶙峋:为什么还要带着酒登上那崎岖不平的山峰。
    【赏析】
    本诗是作者游览江西省庐山时所作,描写了庐山南山普宁寺一带的景色和作者的游兴。首联写诗人偶遇美景而兴起游兴,二联写诗人在山间小路上漫步,欣赏沿途风景,三联写诗人在普宁寺前的小亭中欣赏美景,四联写诗人被山林之美所震撼,五联写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地表现了庐山南山普宁寺一带的美景和诗人游兴盎然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