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台缥缈压城闉,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登临景色的古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登拟岘台: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登上了拟岘台的情景。
  2. 层台缥缈压城闉:描述的是拟岘台上的景色,”层台”指的是高耸的山台,”缥缈”意味着模糊、轻盈的样子,”压城闉”则是指山台仿佛要压到城中。
  3. 倚杖来观浩荡春:诗人靠着手杖(杖)来到山上,看着春天的景色。”倚杖”是形象描绘,表示诗人行走的状态,”来观”表示目的,即欣赏春天的美景。
  4. 放尽樽前千里目: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酒比喻为眼睛,意思是将杯中的美酒全部喝光,以期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放尽”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樽前”指的是饮酒之时的场景。
  5. 洗空衣上十年尘:用洗涤来形容去除心中多年的尘埃和烦恼。”洗空”表示彻底洗净,”衣上十年尘”指的是心灵上的污垢和忧愁。
  6. 萦回水抱中和气:这里的”萦回”形容水流环绕的样子,而”中和气”则指自然界的和谐之气。
  7. 平远山如酝藉人:形容山峦的平缓远望像酿造好的美酒那样让人感到舒适,而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温和。
  8. 更喜机心无复在:最后两句反映了作者心境的转变,”机心”在这里指的是功利心或计较之心,”无复在”表明已经不存在了。”沙边鸥鹭亦相亲”则描绘了一幅与自然亲近,和谐相处的画面,鸥鹭在沙边相互陪伴。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拟岘台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的心灵释放和情感升华。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山水、风物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