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江边罨画楼,金鞭曾护犊车游。
纷纷万事反乎覆,落落一身淹此留。
刻烛赋诗空入梦,倾家酿酒不供愁。
探春歌吹应如昨,亦有朋侪记我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冬日的暖阳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我回忆起在成都的旧游,心情十分怅然。
濯锦江边有一座罨画楼,曾经有人骑着金鞭护着车游赏。
世间纷扰纷纷的事情都颠倒了,我却独自留在这里。
刻下蜡烛写诗只入梦,倾家酿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
春天的歌吹依然如昨,朋友们也还记得我。
注释:
- “濯锦江边”:指成都浣花溪边。濯锦,濯洗锦缎,喻指繁华。
- “罨画楼”:一种装饰华丽的楼阁,可能是指某座楼的名称。
- “金鞭曾护犊车游”:指过去有人骑马带着犊车(古代的一种轻便车)游览。
- “纷纷万事反乎覆”:世间的纷纷扰扰如同倒置一般。
- “落落一身淹此留”:形容自己孤身一人留在这里。
- “刻烛赋诗空入梦,倾家酿酒不供愁”:指夜晚在烛光下吟诗,白费了时间;把家产都用来酿酒,却不能解我心中之愁。
- “探春歌吹应如昨”:春天的歌声和吹奏乐应该像从前一样。
- “亦有朋侪记我不”:还有朋友记得我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江畔独步寻花”为题,展现了杜甫在成都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首句“冬暖颇有春意追忆成都昔游怅然有作”,描绘了冬日温暖中感受到的春天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成都昔日游玩的回忆和惆怅之情。
第二句“濯锦江边罨画楼,金鞭曾护犊车游”,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与感慨。第三句“纷纷万事反乎覆,落落一身淹此留”,则抒发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化无常、个人孤独无助的感慨。
第四句“刻烛赋诗空入梦,倾家酿酒不供愁”,反映了作者无法通过诗歌或酒来排解心中的愁绪,只能寄托于梦境和酒精之中。第五句“探春歌吹应如昨,亦有朋侪记我不”,则是希望春天的歌声和欢乐能重现,而友人仍记得自己的存在,这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