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面毵毵巷柳黄,穿帘细细野梅香。
春回江表常年早,日向山中特地长。
千古事终输钓艇,一毫忧不到禅房。
绿尊掩罢惟须睡,高枕看人举世忙。

这首诗是诗人在立春之后三天所作,诗题《立春后三日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注释和赏析。

译文:
春风拂面,细柳依依,巷子里黄澄澄的柳枝随风舞动。帘子上细细飘来的梅花香沁入心脾,这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
江表地区春天来得格外早,太阳早早升起照常,而山中则不同,太阳要晚些才露脸。
自古以来,无论大事小事都输于垂钓之乐,一点忧愁也影响不到禅房清修。
绿酒一饮,掩门休矣,只须酣睡。高枕而卧,静观天下,看世人忙碌奔波。

赏析:
首联:“拂面毵毵巷柳黄,穿帘细细野梅香。”
这句诗描绘了立春之后的景象。”拂面毵毵巷柳黄”形容微风轻拂过柳树,使柳条随风飘扬,黄色的柳叶如同细丝般地拂过了面部,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穿帘细细野梅香”则描述了梅花穿过竹帘缝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里的“细”字不仅形容了梅花的形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细腻美好事物的欣赏。

次联:“春回江表常年早,日向山中特地长。”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变化。“春回江表常年早”指的是春天来临时,长江以南的地区比平时更早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日向山中特地长”则是说太阳在山中特别明亮,延长了白天的时间。这里的“特地长”突出了太阳在山中的持久和强烈,与平日相比显得更加灿烂。

三联:“千古事终输钓艇,一毫忧不到禅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无论是世间的大事还是个人的烦恼,都无法影响到他的内心平和。“千古事终输钓艇”意味着那些历史上的纷争和大事最终都会被遗忘,就像钓鱼一样,随波逐流。“一毫忧不到禅房”则表示生活中的忧虑和烦恼都不会进入他的禅房,即心灵深处的地方。这里的“禅房”是指修行或思考的地方,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净土。

尾联:“绿尊掩罢惟须睡,高枕看人举世忙。”
最后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他喝完酒,放下酒杯,只想睡觉。他躺在床上,高枕无忧地看着世间的人们都在忙着各种事情。这里的“唯须睡”和“高枕看人”都表现出一种超脱和悠闲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纷扰世界,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宁静、超然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