轣辘毡车赴密期,追欢最数牡丹时。
新春欲近犹贪喜,旧爱潜移不自知。
宝镜尘生鸾怅望,钿筝弦绝雁参差。
玉壶莫贮胭脂泪,从湿泥金带上诗。
无题
轣辘毡车赴密期,追欢最数牡丹时。
新春欲近犹贪喜,旧爱潜移不自知。
宝镜尘生鸾怅望,钿筝弦绝雁参差。
玉壶莫贮胭脂泪,从湿泥金带上诗。
注释:
轣辘(luán lù)毡车赴密期:形容马车行驶的急促和快速,也暗示着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忙碌。
牡丹时:春天是牡丹花开的季节,这里指的是春天的聚会或节日。
新春欲近犹贪喜:新春即将到来,人们仍然贪恋着喜悦的心情。
旧爱潜移不自知:指过去的感情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而自己却还没有察觉。
宝镜尘生鸾怅望:宝镜被灰尘覆盖,鸾鸟在怅惘地望着它。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经消失不见。
钿筝弦绝雁参差:钿筝(一种精美的古筝)的弦断了,雁儿飞得参差不齐。形容美好事物已经消逝或不复存在。
玉壶莫贮胭脂泪:玉壶(古代的一种酒器)里不要储存胭脂(红色的化妆品)的泪水。比喻不应该沉迷于世俗的享乐。
从湿泥金带上诗:从沾满泥土的金带(指诗人自己的衣饰)上写下诗句。表示诗人对世俗生活有所不满,但又无法摆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虚幻。
在诗歌中,“轣辘毡车赴密期”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某个重要的事情而急忙行动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不顾一切的风气。“追欢最数牡丹时”则表现了春天是人们最为快乐的时光,因为牡丹盛开,象征着富贵和美丽。然而,“新春欲近犹贪喜,旧爱潜移不自知”,诗人感叹即使是新春将至,人们仍然贪恋着喜悦,而自己对旧日的情感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但却浑然不觉。
诗人通过“宝镜尘生鸾怅望”、“钿筝弦绝雁参差”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宝镜”和“鸾”都是象征美好事物的词语,它们被灰尘覆盖、折断,意味着美好事物已经消逝;而“雁”则是自由飞翔的鸟儿,它们的飞行轨迹不再整齐,暗示着原本美好的关系已经变得混乱。
最后四句“玉壶莫贮胭脂泪,从湿泥金带上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反思。他不希望像玉壶一样储存着胭脂般的泪水,因为这些泪水代表着过去的欢乐和美好时光。同时,他也不希望像泥金带上那样沾染污垢,因为这代表着自己曾经有过的污点和错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们行为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认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