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瓢藜杖合施行,独往山林已歃盟。
傍水断云含暮色,拂檐高竹借秋声。
痴人自作浮生梦,腐骨那须后世名。
莫笑吟哦无阙日,老来未尽独诗情。

《晚游东园》

注释

  • 药瓢藜杖合施行:使用药葫芦和藜杖,象征隐居。
  • 独往山林已歃盟:独自前往山林并在那里发誓。
  • 傍水断云含暮色:水边的天空中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色。
  • 拂檐高竹借秋声:高竹子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为人们演奏乐章。
  • 痴人自作浮生梦: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只是在做了一场无谓的梦。
  • 腐骨那须后世名:死去的人不需要为了后世的名声而感到骄傲。
  • 莫笑吟哦无阙日:不要嘲笑我每天吟诗作赋却没有遗漏。
  • 老来未尽独诗情:年纪大了,但诗歌的情感并未减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首句“药瓢藜杖合施行”,诗人以药葫芦和藜杖为伴,象征着他的隐居生活,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第二句“独往山林已歃盟”,进一步描绘了他孤独地走向山林的决心,仿佛已经在那里宣誓,表明了他的清高和独立。

接下来的三句“傍水断云含暮色,拂檐高竹借秋声”,则是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他看到了水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金黄色,感受到了高竹子在秋风中的摇曳之声,这些都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人并没有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之中,而是转向了对人生和名利的思考。“痴人自作浮生梦”,诗人感叹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们,只是在做了一场无谓的梦。这里的“痴人”既指自己,也指那些追求名利、不珍惜生命的人。

最后两句“腐骨那须后世名,莫笑吟哦无阙日”,更是诗人对于名利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死去的人不需要为了后世的名声而感到骄傲,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因为每天的吟诗作赋而感到遗憾。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态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他虽然已经年迈,但诗歌的情感并未减少,反而更加深沉。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文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