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事驱人挽不回,经年无地濯氛埃。
酒酣稍觉客愁破,睡觉忽闻山雨来。
窗外树寒无鸟宿,壶中水暖有梅开。
五更欲起先惆怅,烛下文书已作堆。

被酒径卧比觉已五鼓矣被酒径卧:指喝醉酒后在小路上躺着。比觉已五鼓矣:意思是说,到天亮时已经五更天了。

译文:醉倒在小路上,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天明时分。

注释:五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古人以夜半为“鸡鸣”,次为“犬吠”,三为“鼠啮”,四为“蚕蜕”(初更),五为“凫雁”(人定)。

赏析: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值战乱,他与友人同游山寺,共赏明月。诗人饮酒至夜半,因月光照见寺内壁间所藏的诗稿,即兴吟出这首佳作。

俗事驱人挽不回,经年无地濯氛埃。
译文:世俗的事情使人无法解脱,一年来一直不能洗去身上的尘埃。
注释:俗事:指世俗的生活琐事。挽:挽回。
赏析:诗人感叹自己身居乱世,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束缚,只能任由它们驱使。同时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厌烦之情。

酒酣稍觉客愁破,睡觉忽闻山雨来。
译文:喝酒喝到痛快时,才感到有些客愁(指离别之愁)要破了。睡梦中忽然听到山雨来了。
注释:酣:畅饮。
赏析:诗人在酒桌上畅饮,直到天色将亮还未清醒。这时,他听到了山雨的声音,心中不禁涌起了离别的愁绪。这种愁绪源于他对即将离开的亲友们的依依不舍之情。

窗外树寒无鸟宿,壶中水暖有梅开。
译文:窗外树木寒冷,没有一只鸟儿停留;瓶中水温适中,梅花盛开。
注释:窗外树寒:指窗外的树木因为寒冷而显得苍凉。无鸟宿:没有一只鸟儿停留在树上。壶中水暖:指瓶中的水温适宜,适合泡茶或沐浴。有梅开:说明梅花已经开放了。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一个冬日里的景象。窗外的树木虽然寒冷,但没有鸟停留;而瓶中的水却因为温度适中而让梅花盛开。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心。

五更欲起先惆怅,烛下文书已作堆。
译文:五更天刚要起床,我就先感到惆怅;蜡烛下堆积着未读的文书。
注释:五更:指深夜的一更。先:提前。
赏析:诗人在五更天刚要起床时,就已经感到惆怅不已。这是因为他在思考一些事情而无法入睡,导致精神疲惫不堪。而他身边的蜡烛下堆积着未读完的文书,也反映出他的忙碌和焦虑。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