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萧然蒲苇林,马军送酒慰孤斟。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无侣有时邀落月,放狂连夕到横参。
玉船湛湛真秋露,却恨鹅儿色尚深。

【注释】

玉友:指玉壶。王给事:指王之涣,字季澄,晋代太原人,曾任冀州刺史。后迁为太子太傅,故称王给事。萧然:形容风清月朗,草木茂盛。马军:指王之涣军中的骑兵。孤斟:独自饮酒。古今恨:指历史上的恩怨。天地能知:指天地有眼,可以明察秋毫。无侣:无朋友,指孤独。邀落月:邀请明月。横参:北斗星。湛湛:清澈明亮。鹅儿色尚深:像鹅毛一样的颜色还很深。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的初冬。首句写诗人在军营中,面对萧瑟的秋风和茂密的蒲苇林,不禁感慨万千,于是解下衣扣,散发于风中;次句写诗人在酒宴上举杯独酌,以酒慰怀;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酒宴上高歌:“江河不解古今愁,天地可鉴忠与义。”意谓自己虽身处战火烽起之中而心志不屈,即使山河破碎,也绝不背弃“天地可鉴忠与义”的信念;最后两句写诗人因思念远在长安的家人,便在月光下邀请明月同饮,直至夜深人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全诗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沦丧的悲愤以及渴望早日平定边乱的愿望。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战士深夜独饮,借酒消愁的情景,表现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忧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