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布裙襦退士装,短篱幽径独相羊。
莎根蟋蟀催秋候,稗穗蜻蜓立晚凉。
屈子所悲人尽醉,郦生常谓我非狂。
知心赖有青天在,又炷中庭一夕香。
【译文】
白布裙襦退士装,短篱幽径独相羊。
莎根蟋蟀催秋候,稗穗蜻蜓立晚凉。
屈子所悲人尽醉,郦生常谓我非狂。
知心赖有青天在,又炷中庭一夕香。
【注释】
晚兴:即《晚春》,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白布裙襦:白布做的裙子和短袖的上衣。
退士装:退隐的士人的装束。
短篱幽径:简陋的篱笆和僻静的小道。
独相羊:独自徘徊。
莎(shā)根: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有绒毛。
蟋蟀:蟋蟀鸣叫的声音。
催秋候:催促秋天的到来。
稗(bài)穗:稻谷未完全成熟的穗状花序。
蜻蜓:蜻蜓科昆虫的总称,成虫一般体长约3-6厘米,翅透明。
屈子:屈原。
屈子所悲人尽醉:屈原曾经悲叹,人们都沉醉于酒中,忘记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郦(lì)生:郦炎,字长倩,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郦生常谓我非狂:郦炎曾经对我说,我不是狂妄的人。
知心赖有青天在:知己的心,有像青天一样的存在。
青天:指公正无私的天地,喻为正直的朋友或贤臣。
【赏析】
这首诗以“白布裙襦”开篇,描绘出一个朴素、自然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短篱幽径”这一细节,展现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随后的诗句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莎根蟋蟀”和“稗穗蜻蜓”这两个意象,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尽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他并没有陷入悲观之中。相反,他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屈子所悲人尽醉”,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屈原悲愤的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同时,“郦生常谓我非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命运的抗争。
“知心赖有青天在,又炷中庭一夕香”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亲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