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风雨卷茆茨,砧杵声中过雁悲。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旗亭人熟容赊酒,野寺僧闲得对棋。
莫怪苦寻林下事,骇机满地只心知。

暮秋书事

暮秋风雨卷茆茨,砧杵声中过雁悲。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旗亭人熟容赊酒,野寺僧闲得对棋。

莫怪苦寻林下事,骇机满地只心知。

注解:

暮秋:指深秋时节。

书事:写事情、写事情。

暮秋风雨卷:暮秋的时候,风雨交加。

茆茨(máozī):草舍,茅舍。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捣衣棒。

过雁悲:经过的雁儿发出哀鸣。

枫叶欲丹先惨澹:枫叶本应该鲜红欲滴,但因为霜打而显得暗淡。惨澹:形容景色凄凉、萧条。

菊丛半倒不支持:菊花丛中一半枯萎,没有支撑住。菊丛:泛指花丛,这里指的是菊花。半倒:一半倾斜、倒下。

旗亭人熟容赊酒:在酒馆里遇见熟人,可以赊账喝酒。旗亭:酒馆。容赊酒:赊账喝酒。

野寺僧闲得对棋:在野外寺庙里遇到一个僧人,可以下棋聊天。野寺:郊外的寺院。僧闲:僧人空闲。得对棋:得以下棋。

林下事:在树林下的事情。

骇机:震惊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晚秋季节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情味的热爱。

首句“暮秋风雨卷茆茨”,描绘了一幅深秋时风雨交加的景象,使茅草屋顶上的茅草被雨水打得飘散,形象生动。

颔联“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惨澹”和“不支持”都是用来形容枫叶的颜色和状态,表现出深秋时节的萧瑟和荒凉。

颈联“旗亭人熟容赊酒,野寺僧闲得对棋”,则描绘了在酒馆里遇见熟人,可以赊账喝酒;在野外寺庙里遇到一个僧人,可以下棋聊天的生活情景。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尾联“莫怪苦寻林下事,骇机满地只心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情味的热爱。这里的“林下事”指的是在树林下寻找有趣的事情,而“骇机满地只心知”则是说这些有趣的事情都在心里知道,无需向外寻找。

这首诗通过对深秋季节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情味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