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自古埋秋草,世上儿童共笑狂。
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
隆中高卧人千载,易水悲歌泪数行。
读尽青编窗日晚,一尊聊复吊兴亡。

【注释】

读史有感:读历史有感想

英雄:指那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自古:自古以来。

秋草:秋天的草木,多用来比喻被遗忘的人或事。

世上儿童:指那些无知无识、不懂世事的小孩。

共笑狂:一起嘲笑。狂:狂妄,胡说八道。

白羽箭:白色羽毛制成的弓箭。古代战争中常使用白羽箭,用以象征正义和勇敢。

绿沉枪:绿色的战枪。沉:沉重,厚重。

隆中高卧:指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在南阳时的典故。隆中,即南阳郡,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南。高卧,指隐居不仕。

人千载:一千年过去了。

易水悲歌:指战国时期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的故事。悲歌,指壮烈的歌声。泪数行:眼泪流了好几次。

青编:指书籍。

窗日:窗户外面的太阳光。

一尊:一杯酒。

聊:姑且。

吊兴亡:指感慨世事沧桑,感叹国家兴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联“英雄自古埋秋草,世上儿童共笑狂”,诗人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眼前的世界,发现英雄们早已被世人遗忘,而被遗忘的他们却被无知的孩子们当成了笑话。这种对比让人感到历史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

颔联“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诗人继续用历史的视角来观察现实,发现曾经英勇善战的英雄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能过着空虚的生活,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被埋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被忽视。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英雄的怀念。

颈联“隆中高卧人千载,易水悲歌泪数行”,诗人再次回到历史,发现那位隐居南阳的高士诸葛亮已经度过了一千年的时光。而他当年为荆轲壮烈牺牲时,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易水歌》。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英雄命运的惋惜。

尾联“读尽青编窗日晚,一尊聊复吊兴亡”,诗人最终回到了现实,他拿起书卷,窗外已是夕阳西下。他在酒杯中寄托着对英雄的哀思,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激励后来的人们。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热烈,既悲壮又激昂。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它既有历史的深度也有现实的广度,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