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庵来问钝何如,真个能参钝也无。
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先师钵袋当传后,上座蒲团莫负渠。
我亦年来念休歇,约君同作钝工夫。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与诗句对应,如“仰首座求钝庵诗”“钝庵来问钝何如”中的“钝庵”,就是作者的朋友。“真个能参钝也无”,意思是说,你真正能够参透这个道理没有?“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掘井”和“及泉”是比喻,“凿壁偷光”中凿壁就是掘地而取光,这里指刻苦学习;“磨砖作镜”比喻做事过于认真,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也是一种“拙”。最后两句是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祖师传下来的道统,不要辜负了祖师的厚望;我近来也想学得一点禅宗的禅法,希望你也能和我共同修习,同参佛果。

【答案】

译文:

你的诗写得非常好,我已经拜读多次,真是佩服之至!但我现在正想向你请教:你真的能参透这个道理吗?

你挖井的时候,如果能够达到泉水的地方,就不用使用任何技巧了;你磨砖做镜子,虽然也是用心良苦,但未必就一定能够成镜。

你应当继承和发扬祖师传下来的道统,不要辜负了祖师的厚望;我也近来也想学得一点禅宗的禅法,请你也要和我共同修习,同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友情的赞美之情。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写自己对友人的敬仰。诗人以仰慕的心情赞颂友人的诗才。开头两联“钝庵来问钝何如,真个能参钝也无”是说:钝庵先生来询问我的诗作如何,我回答他:“真的能参透这个道理吗?”诗人以问答的形式,表达出他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中间两联是第二段,写友人在学问上追求真理的精神。诗人赞叹友人有“掘井及泉”的本领,有“磨砖作镜”的精神。诗人以“掘井及泉”和“磨砖作镜”为喻,赞美友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最后两联是第三段,写诗人与朋友共同修习佛法的愿望。诗人以“先师钵袋当传后,上座蒲团莫负渠”为结语,表达出他与友人共同修习佛法的愿望。

全诗语言平实,风格朴素,但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