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携到处觉身轻,楚泽秦关不计程。
只道维摩无侍者,谁知上座是同行。
青鞋白拂真相称,湘竹溪藤误得名。
珍重从今常倚壁,住庵吾欲过浮生。

【注释】

余:我。得:得到。木杖:拐杖。秦望山:今安徽和县,有一座山峰形似秦岭的南端,因此得名。陇蜀:泛指西北地区。万里未尝相舍:形容路途遥远,没有停歇的时候。戏赋长句:即兴作歌以赠。

【译文】

提携到处觉身轻,楚泽秦关不计程。

只道维摩无侍者,谁知上座是同行。

青鞋白拂真相称,湘竹溪藤误得名。

珍重从今常倚壁,住庵吾欲过浮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秦望山中偶得一拐杖,三十年未用。今日与友人告别,故作此诗。全篇皆用口语,亲切自然,不假修饰。

首二句写与朋友分手时的情景。“提携”、“觉身轻”都是说行走轻便。“楚泽”、“秦关”都指地名,这里借指离别的道路。“计程”,即计算行程,也含有计较路程远近之意。“万里未尝相舍”意思是两人虽远隔万里,却从未分离过。这两句看似平常,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是真挚的。

第三四句是说朋友对作者的误解。“只道”二字说明对方的想法。“侍者”,指弟子或随从。“上座”,佛教语,谓法会中的首位座主。“同行”,一起行走的意思。诗人自谦地说:“上座”其实是作者自己。“同行”,是说他们一同去到天涯海角。“维摩”,梵语“Vimalakīrti”的音译,意译为居士。“维摩诘”是《维摩诘经》中的人物,原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后来成为佛教菩萨之一,又称为“净行”。这里借指朋友。“无侍者”,即没有人做他的随从。“上座”,则是指作者。“同行”,表明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维摩诘”在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无侍者”就是“同路”,也就是“同游”。诗人自谦地表示:“维摩诘”其实是作者自己。“上座”,即“同行”。所以,“同行”就是“同道”,也就是“同志”。这里表明诗人和朋友志趣相同,是志向相同的朋友。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青鞋”,指穿草鞋的人。“白拂”,“拂袖而去”的意思。“湘竹溪藤”,都是指当地的特产。“误得名”,指误以为当地特产的名字是这些字。“珍重”,即珍重的话。“常倚壁”,意思是常常靠在墙壁上读书写作。“浮生”,指人世间的生活。这里指世俗生活。“过浮生”即度过人世,活出自己的人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希望友人珍重自己的礼物,并祝愿他度过人世,活出自己的人生。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整首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感情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