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
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
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剪除梨栗秋。

默坐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

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

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剪除梨栗秋。

注释:

  1. 巧说安能敌拙修:指聪明的言论并不能战胜朴实无华的修炼。
  2. 焚香默坐一窗幽:指在宁静的环境中焚香静坐,享受一种幽静的氛围。
  3. 煌煌炎火常下照:形容明亮的火光照亮了四周。
  4. 浩浩黄河方逆流:指黄河的水势浩荡,水流方向与常规相反。
  5. 气住神仙端可学:指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
  6. 心虚造物本同游:指心灵与自然万物是相通的,可以一起游走。
  7. 绝知此事不相负:指完全知道这种境界并不辜负自己。
  8. 荆棘剪除梨栗秋:意指清除障碍后,秋天到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巧说安能敌拙修”,意味着即使再巧妙的语言也无法取代朴实的自我修炼。第二句“焚香默坐一窗幽”,描绘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焚香静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第三句“煌煌炎火常下照”,形象地描述了明亮的光芒照亮周围的环境。第四句“浩浩黄河方逆流”,则以黄河的波涛汹涌来比喻内心的坚韧和毅力。第五句“气住神仙端可学”,“气”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气质、精神,诗人表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第六句“心虚造物本同游”,强调心灵与自然万物是相通的,可以一起游走。第七句“绝知此事不相负”,表明完全知道这种境界并不辜负自己。最后一句“荆棘剪除梨栗秋”,意指清除障碍后,秋天到来,象征着收获季节的到来。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