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且要沈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怜难预此,夜窗常负短灯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它以“睡觉闻儿子读书”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儿子读书的鼓励和期望。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解释:
- “梦回闻汝读书声”:在梦境中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 “如听箫韶奏九成”:如同聆听箫韶音乐演奏至第九层。
- “且要沈酣向文史”:暂且陶醉于文学与历史。
- “未须辛苦慕功名”:不必辛苦追求功名利禄。
- “人人本性初何欠”:每个人都有其本性,无需过分担忧。
- “字字微言要力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诲,需要努力去实践。
- “老病自怜难预此”:年老多病,无法预见这些事。
- “夜窗常负短灯檠”:夜晚常常因灯盏而感到愧疚,因为灯光不够明亮。
2. 译文:
在梦中,我听到了你读书的声音,这声音如同箫韶音乐般悠扬动听。我希望你能沉醉于文学和历史的海洋中,不必过于焦虑地追求功名利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无需过多忧虑。每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含义,需要我们去努力实践。即使年老多病,我也难以预测这些事情的发生。夜晚常常因为我使用灯光而感到内疚,因为灯光太暗了。
3. 注释:
- “梦回”:指梦醒时回到梦中的场景。
- “汝”:代词,指你的读书声。
- “箫韶”:古代传说中的乐器,此处比喻美好的音乐。
- “九成”:九成音,古代音乐的一种高级别。
- “沈酣”:沉浸其中,形容沉浸在学习或阅读中。
- “文史”:文学和历史。
- “微言”:言辞、道理等细微而深刻的东西。
- “老病”:年老和有病。
- “自怜”:自己怜悯自己。
- “短灯檠”:简陋的照明工具,形容夜晚光线不足。
4.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儿子读书的鼓励和期待。诗人希望儿子能够沉浸在学习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同时,他也提醒儿子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过于焦虑功名。此外,诗中的一些词语也富有深意,如“箫韶”代表美好的音乐,“九成”表示高级别的音乐,“微言”则强调言辞的深刻性。最后,诗中的“老病”和“短灯檠”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无奈和辛酸,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