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前朝白发郎,祠庭赋禄玷恩光。
寸心未与年俱老,万事惟凭酒暂忘。
穿仗两曾观揖逊,扶犁独幸返耕桑。
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

春社有感

憔悴前朝白发郎,祠庭赋禄玷恩光。
寸心未与年俱老,万事惟凭酒暂忘。
穿仗两曾观揖逊,扶犁独幸返耕桑。
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

注释

  1. 憔悴前朝白发郎:形容一个人因年龄增长而变得苍老,这里特指一位前朝的官员或文人。
  2. 祠庭赋禄玷恩光:在祠堂里接受俸禄,这可能意味着他的职责是向神灵献祭,或者参与某些宗教仪式。”玷恩光”暗示这种职务使他失去了一些荣耀和尊严。
  3. 寸心未与年俱老,万事惟凭酒暂忘:虽然岁月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痕迹,但他的心并未随时间而老化,反而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
  4. 穿仗两曾观揖逊:指的是曾经经历过战争或政治斗争,学会了礼节和谦让。
  5. 扶犁独幸返耕桑:独自耕作农田,享受耕种的乐趣。”幸”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幸运或满足。
  6. 耆年凋落还堪叹: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仍然被社会所认可,对此感到有些遗憾或惋惜。
  7. 社饮推排冠一乡:在村里的聚会中,他因为年龄大而被推选为主席或其他领导角色。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官员在春社时的感慨。首句“憔悴前朝白发郎”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份和状态,展现了其衰老的外貌。接下来的两句“寸心未与年俱老,万事惟凭酒暂忘”反映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用饮酒来忘却世事的烦恼。

第三句“穿仗两曾观揖逊”,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经历的政治斗争或军事活动,这些经验让他学会了如何在权力和地位面前保持谦逊。最后两句“扶犁独幸返耕桑”和“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尽管他的社会地位可能不高,但在社区中仍受到尊重和敬仰。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和对老年生活的乐观,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