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衰翁短鬓斑,药瓢藤杖伴清闲。
平生恶路羊肠坂,晚岁羸躯饭颗山。
一寸塔馀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
往来处处皆奇绝,莫道先生兴尽还。

山行

七十衰翁短鬓斑,药瓢藤杖伴清闲。

平生恶路羊肠坂,晚岁羸躯饭颗山。

一寸塔馀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

往来处处皆奇绝,莫道先生兴尽还。

注释:

七十衰翁短鬓斑,药瓢藤杖伴清闲。

  • 七十:指七十岁。衰翁:年老的诗人。短鬓斑:头发稀疏,有白发。
    药瓢:用来装药的器具。藤杖:用藤条编织的拐棍。伴:陪伴。
    平生:一生。恶路:讨厌的道路。羊肠坂:曲折险峻的山路。
    晚岁:晚年。羸躯:形容身体瘦弱。饭颗山:像饭团一样的小山。
    一寸塔馀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意思是说在远处可以见到青翠的山峰和薄雾笼罩下的寺庙(塔)。
    往来:来回走动。奇绝:奇特而美丽的地方。
    莫道:不要说。先生:对老人的尊称。兴尽:兴致已经没有了。还:结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大梁寺/大梁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幽远。
    首联两句写诗人自己,“七十衰翁”点明诗人年纪,“短鬓斑”则点出了他的发色和岁月的痕迹;“药瓢”表明他生活的简朴和清贫,“藤杖”则写出他行动的困难;“清闲”,则表现出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的心境。
    颔联两句写他对山路的态度,“恶路”二字说明他对崎岖险要的山路的厌恶,“饭颗山”则写出了他对于这种艰难险阻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所见,“青霭外”、“翠微间”则表现出他所见景色的优美;“一寸塔”则写出了他所见到的寺庙的庄严,“数声钟”则写出他听到的声音的悠扬。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充满了诗意。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感慨,“莫道先生兴尽还”,这是诗人的自我解嘲和安慰,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