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裹关心百不知,可怜笔砚锁蛛丝。
倒壶犹有莫春酒,开卷遂无初夏诗。
户外逢人惊隔阔,灯前顾影叹支离。
痴顽未伏常愁卧,鼓缶长谣乐圣时。

【注释】

  1. 药裹:指药物。关心:牵挂。百不知:一百个不知道。笔砚:指文房四宝,也指读书写字的工具。锁蛛丝:像蜘蛛结网一样,被书香熏得晕头转向。2. 莫春酒:指春天酿制的酒。开卷遂无初夏诗:打开书本却再也写不出夏天的诗了。3. 支离:指身体消瘦、体态不整的样子。4. 痴顽:愚笨痴呆。未伏:没有屈服。常愁卧:常常因为心事而失眠。5. 鼓缶:《庄子·山木》:“孔子游于泰山,见老聃坐于泉上,泉中百鱼相过戏于戏。”鼓缶,击缶为乐;长谣,《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孔子曰:’为孔丘。’曰:‘是何人哉?’曰:‘吾闻其声,不见其人。”“圣时”:圣人在位的时代,借指太平盛世。
    【赏析】
    这是一首自况诗,诗人自伤病后,不能如常以诗作消遣。诗中表达了作者因长期卧床,无法下笔挥墨的痛苦心情。
    全诗分为五句。前两句“药裹关心百不知,可怜笔砚锁蛛丝”,首句“药裹关心”表明诗人长期病中,服药调养身心,但心中仍挂念着世事,所以感到十分痛苦。次句“笔砚锁蛛丝”则点出诗人久病卧床,无法下笔挥毫,只好把心思全部寄托于书斋之中。三、六两句“倒壶犹有莫春酒,开卷遂无初夏诗”与一二两句形成对比。前者表明诗人虽已病重,但依然饮酒,说明他对生活仍有所留恋,并非完全消沉;后者则透露他连写诗的心情都没有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窗外行人匆匆而过。四、五两句“户外逢人惊隔阔,灯前顾影叹支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寂与落寞。诗人久卧病床,无法出门与人相见,只能远远地看到窗外行人匆匆而过,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同时,他还常常对着灯光,感叹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最后两句“痴顽未伏常愁卧,鼓缶长谣乐圣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渴望。尽管他因病卧床多年,但心中仍然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他总是幻想着能够早日康复,重新回到那个充满阳光和欢笑的世界中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