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鼓风声吼屋边,老人裘绔旋装绵。
晨梳堕发知衰甚,夜枕闻鸡尚慨然。
身后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霜天中的日常生活和心境。下面逐句进行详细分析:
- 万鼓风声吼屋边,老人裘绔旋装绵:
- “万鼓”形容声音巨大,可能是指早晨或晚上各种嘈杂的声音。
- “风声吼屋边”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喧嚣和不平静。
- “老人裘绔”指的是老人穿着保暖的衣物,可能是为了应对寒冷的天气。
- “旋装绵”说明老人立刻开始准备冬衣,反映出老人对寒冷的敏感和生活的不易。
- 晨梳堕发知衰甚,夜枕闻鸡尚慨然:
- “晨梳堕发”表明老人起床后开始打理自己的头发,但因为年纪大而容易掉落。
- “知衰甚”表达了老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知。
- “夜枕闻鸡”可能意味着老人习惯了早起,听到鸡叫后开始准备新的一天。
- “尚慨然”表示尽管身体衰退,但仍有感慨之情。
- 身后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 “身后文章”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成就或学问,现在已无人问津。
- “空饱蠹”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成就或学问被时间遗忘,如同被蛀虫侵蚀。
- “眼前交旧”指的是与老朋友的关系,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变得疏远。
- “半沉泉”暗示了这些关系和经历像泉水一样慢慢消失不见。
- 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 “饭蔬饮水”指的是老人平时的饮食简单,但非常满足。
- “平生惯”表达了老人对这些简单生活的习惯性适应。
- “耻向天公更乞怜”反映了老人不愿依赖外界,而是自己努力生活的态度。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以及对老年境遇的无奈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赏析:
《霜天杂兴三首》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其生活的艰辛和对简朴生活的执着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风声吼屋边”暗示着环境的喧嚣,“身后文章空饱蠹”则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空虚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成就和友谊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坚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