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白雾昼常昏,嗣岁丰凶讵易论。
寂寂不闻秧鼓动,哑哑实厌水车翻。
粟囷久尽无遗粒,泪席尝沾有旧痕。
闻道忧民又传诏,苍生何以报君恩。
闵雨二首
黄沙白雾昼常昏,嗣岁丰凶讵易论。
寂寂不闻秧鼓动,哑哑实厌水车翻。
粟囷久尽无遗粒,泪席尝沾有旧痕。
闻道忧民又传诏,苍生何以报君恩。
注释:
-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某年写的。当时战乱频繁,粮食不足,诗人对农民的困苦生活深感同情,因此写下了这两首诗。
- 黄沙白雾昼常昏:意思是说,在战争和动乱中,白天常常被黄沙和白雾所笼罩,使得大地显得昏暗无光。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十分压抑和无助。
- 嗣岁丰凶讵易论:意思是说,今年的收成好坏很难预料,因为战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 寂寂不闻秧鼓动:意思是说,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农田里的秧苗几乎听不到风吹过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寂静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忧虑。
- 哑哑实厌水车翻:意思是说,农民们因为连续不断的干旱而感到非常无奈,甚至有些厌倦了那些不断转动的水车。这种厌倦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困境和痛苦。
- 粟囷久尽无遗粒:意思是说,由于长时间的干旱,粮仓中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几乎没有一粒剩余。这种情况使得农民们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 泪席尝沾有旧痕:意思是说,农民们在收割后的土地上留下了泪水的痕迹,这些痕迹是他们辛勤劳作的见证,也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希望的寄托。
- 闻道忧民又传诏:意思是说,诗人听说皇帝为了关心百姓的生活而下达了新的诏书,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并不足以改变当前的局面,因为战争和动乱仍然持续着。
- 苍生何以报君恩:意思是说,面对这样的困境,人们应该如何报答君主的恩情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