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终日在林亭,散发披衣醉复醒。
科斗已成蛙閤閤,樱桃初结子青青。
鱼游沧海宁濡沫,禽慕雕笼即剪翎。
薄晚东风吹小雨,笑携长镵伴畦丁。

【诗句释义】

残春天气终日在林亭,我散发披衣醉又醒。科斗已经结成蛙的屋舍,樱桃初长出青色的小果实。

鱼儿在海中游走时哪里沾湿了水花,鸟禽羡慕笼中的雕翎就剪掉它的羽翅。傍晚时分东风吹落小雨,笑着携着锄头伴同菜畦的农工。

【译文】

残春之际整天在林亭中游荡,散发披衣醉后醒来再睡去。科斗已成蛙屋,樱桃初长青青果实。

鱼游沧海,哪里需要沾湿水花,鸟儿羡慕雕笼,就剪去自己的羽毛。黄昏时分,东风带来雨点,我笑着带着锄头和菜园的农民一起干活。

【赏析】

首联:“山园杂咏五首,其四”

残春时节,诗人在山间园中漫步。他披散头发,敞开襟怀,沉醉于春天美景之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以“散发披衣醉复醒”形象地表现了他在春天中的自由自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这种对自然的欣赏与感悟贯穿全诗,成为整首诗的灵魂。

颔联:“山园杂咏五首,其四”

诗人继续在林间徘徊,突然发现一种奇特的景象:科斗已经结成了蛙的家。这里的“科斗”指的是一种植物,而“蛙”则是指青蛙。诗人用“科斗已成蛙閤閤,樱桃初结子青青”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生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颈联:“山园杂咏五首,其四”

诗人的目光转向了水中的世界。他看到鱼儿在大海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根本不需要沾湿水花。而那些被关在笼中的鸟儿,羡慕起雕笼里的鸟儿,也想要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与自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束缚与自由的深深思考。

尾联:“山园杂咏五首,其四”

夕阳西下,东风轻拂,带来了一场小雨。诗人站在园中,手持锄头,陪伴着菜畦的农工一起劳作。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农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敬意与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自然生态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与对自然生物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自由与和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深的敬意与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