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社雨尚春寒,小醉初醒怯倚栏。
柳带花移宜土润,鹤和雏养要笼宽。
孤翁白首投村社,诸彦青云接羽翰。
谁信幽居多乐事,晚窗儿女话团圞。
【注释】:
已过社雨:指农历三月初三。社是土地神,雨水后社日祭祀。
春寒:春天的寒气。
柳带花移:柳丝摇曳,花朵凋落。
鹤和雏养:指养鹤和养育雏鸟。
诸彦青云接羽翰:诸人有才学,像云彩一样高升,如羽毛般飞翔。
幽居:隐居。
团圞:团聚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山园中所作的杂咏,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已过社雨尚春寒”,点出时间是农历三月初三,即清明节之后。这时春寒犹存,诗人感到有些冷。“小醉初醒怯倚栏”,诗人此时刚饮酒微醉,正靠在栏杆上休息,感到有些寒冷而有点害怕。第二句“柳带花移宜土润”,描写诗人看到柳树、桃花都凋零枯萎,而土壤湿润,觉得春天的气息依然浓厚。第三句“鹤和雏养要笼宽”,描绘了一幅养鹤和育雏的画面:鹤和幼雏需要宽广的笼子,说明诗人喜欢这种宁静祥和的生活。第四句“孤翁白首投村社”,表现诗人晚年独居,过着隐居生活,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第五句“诸彦青云接羽翰”表示诗人认为他的子孙后代会有所作为,像云彩一样高升、像羽毛般飞翔,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六句“谁信幽居多乐事,晚窗儿女话团圞”,最后一句是说:谁能相信这样的隐居之乐呢?傍晚时,孩子们围坐在窗边,聊着天,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