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王孙泣路隅,时平野老醉相扶。
种桤正可三年大,爱竹何曾一日无。
细路迢迢上云雨,轻舟渺渺入菰蒲。
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春近山中即事三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世乱王孙泣路隅”
注释: “王孙”指的是贵族或富贵人家的子弟,这里用来指代诗人自己。“泣”表示哭泣,表达了诗人因为社会动荡、家族衰败而感到悲伤的情绪。“路隅”指的是路边,暗示了诗人当时身处困境、流离失所的状态。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助和悲伤,表达了他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第二句:“时平野老醉相扶”
注释: “时平”指的是国家安定,没有战乱。“野老”指的是乡村的老者,这里用来代表诗人的同辈人。“醉相扶”表示他们在一起喝酒,相互扶持。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和平时期的安宁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友情和相互帮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平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种桤正可三年大”
注释: “种桤”指的是种植桤树,是一种树木的名字。“三年大”表示经过三年的时间,这种树木已经长得很大了。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树木成长的描述,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四句:“爱竹何曾一日无”
注释: “爱竹”指的是喜爱竹子,是一种植物名。“何曾”表示从来没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强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赏析: 这句诗通过表达对竹子的喜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细路迢迢上云雨”
注释: “细路”指的是小路,“迢迢”形容距离遥远。“云雨”在这里可能是指云雾和雨水,象征着艰难困苦。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面对着艰难困苦的情景。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辛和对克服困难的决心。

第六句:“轻舟渺渺入菰蒲”
注释: “轻舟”指的是小船,“菰蒲”指的是水生植物芦苇。这句诗描述了小船在水面上缓缓行驶的情景。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写船在水中的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画面。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氛围。

第七句:“暮归剩欲谈幽胜”
注释: “暮归”指的是傍晚归来。“幽胜”指的是幽雅的胜地或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傍晚归来后想要谈论那些优美的地方。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八句:“安得丹青为作图”
注释: “丹青”指的是绘画用的颜料和工具,古代画家常用的名词。“为作图”表示绘制成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所见的美景绘制成画的愿望。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它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绘画将美丽的景色永久保存下来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它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同时,诗歌中的关键词如“王孙”、“野老”、“种桤”、“爱竹”、“细路”、“轻舟”、“暮归”、“幽胜”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