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
有情梅影半窗月,相应鸡声十里村。
纸帐拥裘寻断梦,地炉拨火暖残樽。
扶衰又践新春境,万事元知不足论。

注解:

庵中夜兴:在庵里过夜,兴致很高。

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我以病重为由,没有侍者,晚上就关上了草房子的门。

有情梅影半窗月,相应鸡声十里村:我看到了窗外的梅花影子,月光洒在窗户上,听到了远处村子里传来的鸡叫声。

纸帐拥裘寻断梦,地炉拨火暖残樽:我在帐篷里裹着被子,寻找着过去的梦境;在地炉前拨火取暖,喝着酒。

扶衰又践新春境,万事元知不足论:我年迈的身体再次踏进了新年的领域;对于所有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其实并不足为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晚年生活的诗作。诗中描述了他深夜在草庵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于人生、世事的态度和认识。

首句“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表达了作者因病不能出门,只能在草庵中度过夜晚的情景。这里的“示疾”指的是作者以病重为由不再出门,而“无侍者”则表明他的孤独与寂寞。“夜阑”则暗示了夜晚已经深了,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自掩草庵门”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感慨。

第二句“有情梅影半窗月,相应鸡声十里村”,描绘了作者看到窗外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有情”则表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梅影半窗月”描绘了月光下梅树的影子,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鸡声十里村”则描绘了远处村庄里的鸡叫声,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纸帐拥裘寻断梦,地炉拨火暖残樽”,描绘了作者寻找过去的回忆和感受。这里的“纸帐拥裘”表示作者在床上裹着被子,可能是为了保暖或者是为了寻找一些过去的记忆。“寻断梦”则表示作者在回忆中感到迷茫和失落。“地炉拨火暖残樽”则描绘了作者在地炉前拨火取暖,喝酒来驱走寒冷。

第四句“扶衰又践新春境,万事元知不足论”,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这里的“扶衰”表示作者身体已经衰老,需要照顾自己。“又践新春境”则表示作者重新踏入新年的领域,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元知不足论”则表示作者对于所有的事物都有所了解和认知,知道其实并不足为道。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庵中度过夜晚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他虽然身体已经衰老,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深知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因此并不过于执着于名利得失,而是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