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
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
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阳归棹莫匆匆。
豪华无复当年乐,烂醉狂歌亦足雄。
【注释】千载:一千年。桃花坞:在苏州市西南,有桃花潭水。花泾:在苏州市西,有花溪。梅仙坞:在苏州市西北,有梅花山。镜湖:在苏州市西北,是太湖之一。西山:在苏州西北,是吴王阖闾葬地。红雨:落花。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居苏州时。首句“千载桃源信不通”,用典自谢灵运《桃源记》:“晋太元中,渔人乘舟入湘,经南定,见一人烟村,便舍船从之去,问云:“此人何姓?”答曰:“此中人语云:‘昨得一大鱼,长莫许许。”言其大也。”又《桃花源诗》序:“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诗人以“千载桃源”指陶渊明的桃花源,意谓陶渊明的理想世界,一千年后也难以寻觅到。而自己虽也曾游历过,但终究未能真正进入。这里暗含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渴望和失落之情。第二句“镜湖西坞擅春风”,化用李白《西施咏》:“一别竟不相见,东流无故期。”“擅”犹“专”,独擅之意。镜湖,即今苏州市西南的太湖;西坞,即今苏州市西南的胥口镇。两句说诗人虽然曾经游历过,但毕竟未曾真正进入过理想的世界,只能遥想而已。接下来三句“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是诗人想象自己游览桃花坞的情景。他乘船游览了十里路,来到一片画屏般的美景之中,眼前所见全是桃花盛开,落花飘飞的景象。第三句“俗事挽人常故故”,化用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词“故故唤取小蛮来”;第四句“夕阳归棹莫匆匆”,化用李清照《点绛唇·闺思》词“归棹晚,残霞明灭山重叠”;第五句“豪华无复当年乐”,“豪华”指富贵荣华。《汉书·董仲书传》:“昔者帝尧之时,屋不厌诈,天下万物皆益百而薄寡矣。”颜师古注引应劭语云:“言屋室不厌其诈诈也,屋室虚妄也。言屋室虚妄则人无复贵富荣华之心矣。”意思是说,当帝王的时候,住的是高大华丽的房屋,吃的食物也是珍奇美味。但是到了今天,这些豪华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只有那红红的落花还在不断地飘飞着。第六句“烂醉狂歌亦足雄”,“烂”是烂漫的意思。“烂醉狂歌”是指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在这里说自己现在虽然已没有当年的豪情壮志,但是仍然可以畅饮高歌,这也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全诗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