踽踽人间未死身,乡闾共敬六朝民。
睡无由著缘多感,醉不能成坐一贫。
幽屏最憎虫吊夜,狂吟略似鸟鸣春。
也知世俗谁知我,犹待君王猎渭滨。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孤独、悲伤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自遣 - 诗人在独自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踽踽人间未死身 - 诗人形容自己像是孤零零地存在于人世间,没有死亡的感觉。”踽踽”意味着孤独,”未死身”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现实的逃避。

乡闾共敬六朝民 - 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依然受到乡里的尊敬,如同六朝时期的平民一样。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虽然身处战乱之中,但仍然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尊严。

睡无由著缘多感 - 诗人无法入睡,可能是因为内心充满了太多的感伤和忧虑。这里的”著”是动词,意为”感到”或”感受到”。

醉不能成坐一贫 - 诗人虽然饮酒,但因为内心的贫困而无法完全放松。这里的”一贫”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孤独。

幽屏最憎虫吊夜 - 诗人对于夜晚的宁静生活感到厌恶,因为虫子的声音让他感到不安。这里的”幽屏”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或者某种宁静的状态。

狂吟略似鸟鸣春 - 诗人通过狂放的吟唱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鸟鸣春”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春天般的生机和活力。

也知世俗谁知我 - 诗人知道世人都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这里的”谁”可能指的是世人,而”知我”则表示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执着和坚持。

犹待君王猎渭滨 - 诗人仍然期待着君主能够像狩猎时一样,找到真正的人才和知己。这里的”猎渭滨”可能指的是寻找真正有才能的人,而诗人则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

赏析: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抒发,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感伤和对宁静生活的厌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他也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