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长苍苔满钓矶,坐令秋暑敛馀威。
天高月破残云出,野旷风惊蠹叶飞。
终岁锄犁犹不饱,万家砧杵独无衣。
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

秋思四首·其一:

雨长苍苔满钓矶,坐令秋暑敛馀威。

天高月破残云出,野旷风惊蠹叶飞。

译文:
秋日里,细雨绵绵使得青苔覆盖的钓矶更加幽静,这不禁使秋天的暑气收敛了它的威力;抬头望去,高远的天空中月亮破云而出,照亮了广阔的大地,而那随风飘舞的枯叶,如同被风吹散的虫蛀之叶,在空中翻飞。

注释:
本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江源的《秋思》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雨长苍苔满钓矶”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而“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小人的鄙视,展现了他的高尚情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深感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秋思四首·其二:
终岁锄犁犹不饱,万家砧杵独无衣。
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

译文:
一年到头的辛勤耕作依然无法填饱肚子,而百姓们却因为生计艰难而衣衫褴褛。如果早早明白读书无用的道理,那么南山上射杀猛虎的故事或许也并非完全是虚构。

注释:
本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百姓的困苦生活。前两句描述了百姓们的困境,后两句则是作者的一种感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江源的《秋思》之二,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担忧。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辛勤劳作和百姓的贫困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让人深感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注。

秋思四首·其三: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晚食常艰涩,安寝无完祥。

译文:
家中田产已经交足了赋税,剩下的粮食勉强能填饱饥饿的肚子。晚餐常常难以下咽,夜晚睡眠也缺乏安稳。

注释:
本诗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艰辛。前两句描述了农民的经济压力,后两句则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江源的《秋思》之三,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生活困境,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让人深感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

秋思四首·其四:
射虎南山曾射虎,终年不用大弓弹。
不如且看燕台上,飞将重瞳笑颜欢。

译文:
曾经在南山射下过猛虎的我,如今已经多年没有使用大弓进行射击了。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去看看燕台,看看那位飞将军李广是如何带着重瞳笑颜欢庆胜利的。

注释:
本诗以历史人物李广为背景,通过对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前两句描述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平淡,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自己的理想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江源的《秋思》之四,通过对历史人物李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平淡,展示了自己对过去经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让人深感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