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不受俗尘侵,随处悠然一散襟。
天际挂虹初断雨,云头翳日又成阴。
引泉北涧长浇竹,拂榻西窗自斫琴。
药石扫空身便健,始知万事要无心。
诗句释义
秋毫不受俗尘侵,随处悠然一散襟。
- “秋毫”:比喻微小的毛发,这里用来表示极小的事物或细微之处。
- “不受俗尘侵”:不被世俗尘埃所污染。
- “随处”:无论在哪里;”悠然”:形容心情轻松自在的样子。
- “散襟”:放开衣服,这里指放下心防和束缚。
天际挂虹初断雨,云头翳日又成阴。
- “天际”:天边的地方。
- “挂虹初断雨”:彩虹刚刚消失,雨也停了。
- “云头翳日”:云遮住了太阳。
- “翳”:遮蔽,遮挡的意思。
- “阴”:此处指天气阴沉或有阴影。
引泉北涧长浇竹,拂榻西窗自斫琴。
- “引泉”:引导泉水。
- “北涧”:北方的小溪或山涧。
- “长浇竹”:长时间地给竹子浇水,强调对竹子的细心照料。
- “拂榻西窗”:在西窗边的书桌上摆弄琴弦。
药石扫空身便健,始知万事要无心。
- “药石”:古代用来治病的草药和石头,引申为药物和修行等。
- “扫空”:清除,使空虚。
- “身便健”:身体变得健康。
- “无”:不,不要。
译文
秋毫未染世俗尘,处处逍遥心自舒。
天空刚断彩虹雨,云遮日影变阴幽。
引泉润竹北涧流,拂琴修竹西窗前。
草木归枯药石清,身心自在方得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心境澄明、超然物外的境界。首句写诗人不受世俗尘埃的侵扰,始终保持一颗纯净之心。第二句则通过描述天空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捕捉和内心的平和。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通过修炼身心达到了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从而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