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的是丰穰,十里家家喜欲狂。
俗美农夫知让畔,化行蚕妇不争桑。
酒坊饮客朝成市,佛庙村伶夜作场。
身是闲人新病愈,剩移霜菊待重阳。
【注释】:
- 书喜三首:指《新唐书》作者欧阳修的自序文。欧阳修为宋真宗景德年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为宋仁宗朝名臣。其自序文以记其生平经历及所做政绩为内容,因有“书”字,故题作《书喜三首》。
- 今年端是丰穰(ráng):今年真是丰收年成。端是,正是。
- 十里家家喜欲狂:十里路旁的人家都非常高兴,好像要发疯似地欢呼。
- 俗美农夫知让畔:风俗淳朴善良,农夫懂得谦让。
- 化行蚕妇不争桑:教化使蚕妇不再争抢桑叶。
- 酒坊饮客朝成市:酒馆中饮酒的客人早晨就聚集成为市场。
- 佛庙村伶夜作场:寺庙里和尚和乡村里的乐人夜间排练演戏。
- 身是闲人新病愈,剩移霜菊待重阳:(我)自己是个闲人刚刚痊愈,剩下这盆霜菊等着重阳节赏花。
【赏析】:
欧阳修在《书喜三首》中记述了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他应宋英宗的请求主持编纂《新唐书》,历时十六个月完成,于嘉祐二年(1057)刊刻发行。他在序文中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民生状况的喜悦。诗中说:“今年端是丰穰,十里家家喜欲狂。”“今年端是丰穰”,说明这一年收成好,农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十里家家”指当时农村普遍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现了农民对于丰年的欢欣之情。
欧阳修在序文中也提到了一些社会风俗的变化,如“俗美农夫知让畔”“化行蚕妇不争桑”“酒坊饮客朝成市,佛庙村伶夜作场”。这些变化都是从积极的角度来写的,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好转。
欧阳修在序文的最后说:“身是闲人新病愈,剩移霜菊待重阳。”这句话表明欧阳修此时身体已经恢复健康,而菊花盛开,正好是重阳节到来的时候,所以他准备将这盆菊花搬回家,等待重阳节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