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寂寂潮生浦,小院昏昏雨送梅。
蔬食一箪宜面槁,畏涂九折自心灰。
古人骨朽有书在,今雨泥多无客来。
散发阳狂非寄傲,世间万事本悠哉。
【注释】
庵:小房屋。
一箪(dān):一竹筐,容量较小。
阳狂:指不拘形迹的狂放行为。
【赏析】
首句“孤村寂寂潮生浦”,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寂寞的画面:在偏僻的小村里,只有那涨满潮水的河流在静静地流淌。接着“小院昏昏雨送梅”一句,则又描绘出了另一种景象:细雨纷纷,小院里一片昏黄,仿佛是梅花被雨水送到了这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蔬食一箪宜面槁”,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只能吃简单的蔬菜,而且连这种食物也显得有些干枯。这里的“宜面槁”可以理解为“适合面食”,也可以理解为“面食变得干涸”。这句诗,既反映了诗人艰苦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不满。
第三句“畏涂九折自心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曲折的人生道路,他感到十分疲惫,甚至有些沮丧。这里的“畏涂”可以理解为“畏惧曲折的道路”,也可以理解为“担心自己会走弯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和担忧。
第四句“古人骨朽有书在”,则是对前文的升华:虽然我们都是肉体死亡,但是书籍却能永存。这句诗,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传承的作用。
最后一句“今雨泥多无客来”,则又回到了现实:尽管有书籍可以传承,但现代社会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些知识。这里的“客来”可以理解为“客人来访”,“无客来”则表示没有客人来拜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社会的无奈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复杂思考。同时,它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些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