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罢渊明归去来,纻衣桐帽一时裁。
岁华新笋初成竹,天气停云未断梅。
江路醉归常嵬峨,僧窗闲过即徘徊。
老人剩有凋年感,寄语城笳莫苦催。
注释:
- 赋罢渊明归去来:赋罢,即赋诗结束之后。渊明,陶渊明的别号。去来,是古代诗人常用来表达对官场厌倦之情的词。
- 纻衣桐帽一时裁:纻衣,指用苎麻做的布衣。桐帽,指的是用桐木制作的帽子。
- 岁华新笋初成竹:岁华,指岁月变迁。新笋,是竹子刚刚发芽的样子。
- 天气停云未断梅:天气,是指天气情况。停云,意味着天空中云朵静止不动。
- 江路醉归常嵬峨:江路,指的是长江边的路。醉归,表示饮酒后回家。
- 僧窗闲过即徘徊:僧窗,指的是寺庙里的窗户。
- 老人剩有凋年感:老人,这里指自己。
- 寄语城笳莫苦催:寄语,意思是告诉对方。城笳,是古乐器,声音洪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陶渊明的诗歌进行评论和解读的作品。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解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首联“赋罢渊明归去来,纻衣桐帽一时裁。”诗人在赋诗完毕后,便决定辞官归隐,穿上了用苎麻做成的布衣和桐木制成的帽子。这一举动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岁华新笋初成竹,天气停云未断梅。”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新笋初成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生机勃勃;停云未断梅,则暗示着冬天还未过去,梅花依然傲然绽放。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颈联“江路醉归常嵬峨,僧窗闲过即徘徊。”诗人在醉酒归来的路上常常感到头晕目眩,而在寺庙的窗户旁散步时则会变得犹豫不决。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
尾联“老人剩有凋年感,寄语城笳莫苦催。”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为朝廷出力,只能寄希望于城外传来的号角声不要再过于悲凉地催人奋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诗歌为引子,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分析,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