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尽衣尘喜不胜,村居终日醉腾腾。
闲投邻父祈神社,戏入群儿斗草朋。
幽径有风偏爱竹,虚堂无暑不憎蝇。
悠然又见江天晚,隔浦人家已上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要求对“遣兴四首”逐句释义,并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首先解释诗句大意,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遣兴:抒发情怀。遣兴四首是一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在农村田园生活时的闲适之情。
②扫尽衣尘:意思是洗去衣上的尘埃,指换下外衣。
③终日醉腾腾:整天沉浸在醉意中,形容整天饮酒作乐。
④闲投邻父祈神社:随意向邻居家求雨祈祷神灵来下雨。
⑤戏入群儿斗草朋:随意进入孩子们玩斗草的游戏。
⑥幽径有风偏爱竹:幽深的小路上,风吹着竹子,显得格外清幽。
⑦虚堂无暑不憎蝇:空荡的堂屋里没有炎热的天气,苍蝇也不讨厌人。
⑧悠然又见江天晚:悠闲地看到江天渐渐晚了。
⑨隔浦人家已上灯:隔着河岸的人家,人家已经点亮了灯火。
【答案】
①遣兴:抒发情怀。遣兴四首是一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在农村田园生活时的闲适之情。
②扫尽衣尘:洗去衣上的尘埃,指换下外衣。(“衣”、“尘”都是动词。)
③终日醉腾腾:整天沉浸在醉意中,形容整天饮酒作乐。(“醉腾腾”形象地描绘出整天饮酒作乐的情形。)
④闲投邻父祈神社:随意向邻居家求雨祈祷神灵来下雨。(“邻父”即“邻居”,“祈神社”意为“祈求神灵降雨”,表现出作者随性而为,与民同乐的生活情趣。)
⑤戏入群儿斗草朋:随意进入孩子们玩斗草的游戏。(“戏”“群儿斗草朋”都表现了作者随性而为,与民同乐的生活情趣。)
⑥幽径有风偏爱竹:幽深的小路上,风吹着竹子,显得格外清幽。(“幽径”、“竹”都是名词,“有风”表动态,“偏爱”表喜爱之意,表现了作者喜爱幽静的心境。)
⑦虚堂无暑不憎蝇:空荡的堂屋里没有炎热的天气,苍蝇也不讨厌人。(“虚堂”“暑”、“蝇”都是名词,“无”“不”都表否定或否定的意思,“憎”、“不憎”表现了作者喜爱幽静的心境。)
⑧悠然又见江天晚:悠闲地看到江天渐渐晚了。(“江天晚”为名词短语,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
⑨隔浦人家已上灯:隔着河岸的人家,人家已经点亮了灯火。(“隔浦”为方位短语,“上灯”为动宾短语,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