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退扶行力尚微,悠然随意出荆扉。
蜂贪酿蜜争花去,燕喜分泥傍水飞。
午渴坼瓶尝煮酒,晴暄开笥换单衣。
踌躇已久归犹懒,更向溪头坐钓矶。
【注释】
①“春晚”二句:春意盎然,但作者身体已病弱,行动不便,只能扶着门框缓缓行走。“荆扉”,即柴门、草门。
②“蜂贪”句:蜜蜂争着酿花蜜,飞到门前采花酿蜜去了;燕子喜欢衔泥,飞到水边筑巢。“花蜜”,指花的汁液。“分泥”,筑巢时把泥土从窝中心分成两部分。“傍”,依。
③“午渴”句:天气酷热,中午口渴了打开瓶盖喝点儿水解渴,又觉得口渴,于是去溪边汲水准备煮酒。“坼瓶”,开瓶。“煮酒”,将水煮酒或用热水泡酒。“晴暄”,晴和暖和。“暄”,温暖。
④“换单衣”句:天气晴朗,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大地,于是打开箱子换上了单衣。“单衣”,指单薄的衣服。“笥”,竹器,盛物用具。
⑤“踌躇”句:在溪头坐了很久,还是想回去钓鱼。“徘徊”,来回走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春天里漫步门外的情景。首联描绘了因病而体衰的诗人在春日阳光下蹒跚而行的情状,颔联则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颈联进一步写景抒情,尾联写足了闲适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后所作,写的是作者春天外出游玩的情形。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
首句中的“病退”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由于年老多病,步履维艰,所以出门时只能是拄着手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力尚微”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年纪大、病弱,又写出了诗人行动艰难,勉强可以支撑。“扶行”,即手扶拐杖行走,这里用来表现诗人因疾病而行动不便的情况。“悠然随意出荆扉”两句,写诗人出户后的所见所感。诗人身患重疾,行动不便,却仍能“悠然随意”走出家门,可见其心境之轻松愉快。“荆扉”,“柴门”。古代人常用“荆扉”来代称简陋的家居门户,这里特指农家草房的篱笆门。诗人因病而行动不便,却仍然能够自由出入自己的家,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悠然”,形容心情舒畅、悠闲自在的样子。“随意”,任其自然,随心所欲。诗人虽然行动艰难,但心情却很舒畅,很自由,因此他才能“悠然随意出荆扉”。颈联两句写诗人在户外的活动。“蜂贪”二字点明季节为春天,此时正值百花盛开,正是蜂群采花酿蜜的时候,它们争先恐后地飞向花丛采蜜,忙碌不堪。而“燕喜”二字则写出了春天燕子忙碌筑巢的场景,燕子喜欢衔泥,飞到水边筑巢,忙个不停。“分泥”即筑巢,“傍水飞”即靠近水流筑巢。“分泥傍水飞”这句中还蕴含着诗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燕喜”二字写出了燕子忙碌筑巢的情景,也表现出诗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尾联两句写诗人在户外的活动。“午渴”二字点明时间已是中午时分,此时天气炎热,诗人需要喝水降温。于是他打开了瓶盖,喝了些凉水。“坼瓶尝煮酒”中的“拆瓶”即打开酒瓶,这里的“尝煮酒”是指煮开水来解渴。“晴暄”,晴和暖和的意思。“暄”指温暖。“晴暄开笥换单衣”,意思是打开木箱换掉单薄的衣物,以便凉快一些。这里的“暄”指温暖。“簟”,竹席子,一种夏天常用的卧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春天里漫步门外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