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日夜雪霜稠,冉冉年光逝肯留。
酒力但资愁作祟,雨声偏与睡为仇。
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后忧。
毕竟此生何处是,江湖万里有孤舟。
注释:
鬓毛日夜雪霜稠,冉冉年光逝肯留。
酒力但资愁作祟,雨声偏与睡为仇。
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后忧。
毕竟此生何处是,江湖万里有孤舟。
赏析:
首联“鬓毛日夜雪霜稠,冉冉年光逝肯留。”描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岁月如梭,白发如雪,这不仅仅是对外貌的描述,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焦虑。他感叹岁月不肯停留,而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老了。这种无奈的心情被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来,使人感同身受。
颔联“酒力但资愁作祟,雨声偏与睡为仇。”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诗人饮酒是为了缓解心中的愁绪,但酒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愁绪更加深重。雨声本应是舒缓心情的声音,却偏偏与睡眠相争,让人无法入眠。这里,诗人用“酒”和“雨”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颈联“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后忧。”则转向了人生的现实层面。诗人意识到,无论自己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这种认识让他感到忧虑和不安。这里的“铭旌官职”指的是生前的荣耀和地位,而“史册姓名”则是死后的名声和评价。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让诗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尾联“毕竟此生何处是,江湖万里有孤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孤独。他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广阔的江湖之中,只有一叶孤舟,这让人感到既孤独又无助。这种迷茫和无奈的情感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鬓发、岁月、酒、雨、功名和生死等多个意象的运用,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生命以及命运的种种感悟和思考。其语言质朴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