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屋颓垣对短檠,课书聊自限三更。
萧条草木寒无色,窸窣狐狸出有声。
半榼浊醪求火暖,一篇疑义与儿评。
未须遽起穷愁叹,明日寻梅雪正晴。

寒夜

败屋颓垣对短檠,课书聊自限三更。

萧条草木寒无色,窸窣狐狸出有声。

半榼浊醪求火暖,一篇疑义与儿评。

未须遽起穷愁叹,明日寻梅雪正晴。

注释

  • 败屋颓垣:形容房屋破败不堪。
  • 对短檠:指对着微弱的灯光。
  • 课书:读书。
  • 萧条:形容草木稀少,没有生气。
  • 窸窣:形容动物细小的声响,如老鼠等小动物行走的声音。
  • 浊醪:劣质酒,泛指酒。
  • 求火暖:寻求火的温暖。
  • 疑义:不确定的问题。
  • 与儿评:与孩子一起讨论。
  • 未须:不必。
  • 遽起:突然起床。
  • 穷愁叹:因贫困而叹息。
  • 寻梅:寻找梅花。
  • 雪正晴:雪正在晴朗。

赏析

第1句

这句描述了一幅深夜苦读的画面:在一间破败的屋子里,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书桌和书本。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直到深夜。这反映了作者的坚韧不拔和勤勉精神。

第2句

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草木凋零,显得格外萧条。这里的“寒无色”不仅描述了草木的颜色,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3句

通过“窸窣”这个词,我们能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寂静。然而,这种宁静被“狐狸出有声”打破,增添了一丝生动感。这里狐狸的出现可能象征着某种诱惑或挑战,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第4句

诗人提到了自己和孩子的互动,共同讨论疑难问题。这不仅表现了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

第5句

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生活艰难,也无需过于沮丧。相反,应该期待明天会更好,因为天气晴朗,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这里的乐观与前面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

结论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寒冷夜晚的学习场景,展示了作者的坚韧不拔、教育孩子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人生和追求理想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