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
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注释】

七十年来:指从南宋建炎四年(1128年)以来。乐太平,指作者在南宋末年过着安居无事的生活,与世无争,自得其乐。事春耕,即从事农耕。因思世事悲身事:由于想到世事的艰难,而感到自己身世的凄凉。更听风声杂雨声:又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四海故人强半死:天下老友大半已去世。一襟清泪对谁倾:满腔的悲伤,无人可以倾诉。青城、赤城:道家炼丹求长生的地方。

【译文】

自从南宋建炎四年以来七十多年过去了,白头的老少都在一起种田。

想到世间的纷扰和世事的艰辛,我不禁感到自身也如同飘零的树叶一样。

天下的老友人大都离世了,只有我一人独自面对清泪。

春天来临的时候,我要去烧制丹药,但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不去青城,就到赤城吧!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晚年寂寞悲凉心情的作品。全诗写景抒情,情深意长。

首联“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写诗人从南宋建炎四年以来七十多年过去了,白头的老少都在一起种田的情景。此句以“七十年来”为时间背景,点明是南宋时期,同时暗指自己一生经历的时代沧桑变化。“乐太平”表明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人民生活比较安宁,诗人内心是满足的;“白头父子事春耕”则是说父子俩辛勤劳作,过着田园生活。

颔联“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进一步描写诗人内心的感慨。“世事”指世间的一切事情,包括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百姓疾苦等;“身事”指个人的生死祸福,这里主要是指个人的遭遇和命运。“悲身事”就是感叹个人的命运多舛,难以摆脱困境。“更听风声杂雨声”,则表现了诗人对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所产生的联想和感受。风雨之声与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凄厉而又哀婉的声音,使诗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

颈联“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孤独感。“四海”泛指南宋王朝统治下的全国范围。“故人”指旧日的朋友和同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下的老友们大半都离世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着落泪的人。

尾联“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写诗人晚年的心态。“烧丹”原指古代的一种修炼成仙的方法,这里用来象征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愿。“不住青城住赤城”,意思是说,不管去哪里,我都将心系故乡,寻找心灵的归宿。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深沉,意境高远。诗人以平淡的语言写出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