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清时版籍民,深耕迨及故山春。
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
但使甑中馀麦饭,何妨涧底采荆薪。
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瞿昙问宿因。
诗句解析与译文:
“老作清时版籍民” - “老来成为清正时期的百姓。” 这里的“版籍”通常指户籍,表示一个人在政府注册的身份,而“清时”可能指的是一个政治清明、法律公正的时代。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和反思,认为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人格和正直的态度。
“深耕迨及故山春” - “深入耕作直至春天。”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辛勤劳作的情景,表明他不仅勤劳而且有耐心,愿意为了生计而耕耘土地。这反映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执着。
“熟思岂是天贫我” - “深思熟虑后认为这不是命中注定贫穷于我。” 通过“熟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深刻思考和认识。他认为自己虽然处于困境,但不应将此归咎于天命,而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妄计还忧鬼笑人” - “随意的计算却担心被鬼嘲笑。”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贫困可能是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或计划导致的,因此他担忧这种结果会被他人嘲笑。
“但使甑中馀麦饭,何妨涧底采荆薪” - “只要能保证甑中有剩余的麦饭,为何不能到涧底去采集荆薪?”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种生活哲学:即使生活条件艰苦,只要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应该知足并尽力而为。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资源有限,也能找到生存的方式。
“此穷正坐清狂尔” - “之所以陷入困境完全是因为过于清高。”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清高导致了贫困,这是一种自我批评的态度。
“莫向瞿昙问宿因” - “不要向瞿昙(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询问前世的因果。”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观点,认为个人的遭遇和未来是由前世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的行为来决定。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力感的表达。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贫困生活中的挣扎和反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思考,诗人展现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他的诗歌语言朴素而富有哲理,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反映出深刻的人生感悟。诗中流露出的悲观情绪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相互交织,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