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力初消睡未厌,卧看香缕绕疏帘。
月高栖鹊重移树,风劲流萤自入檐。
长夏迢迢秋尚远,孤愁冉冉病相兼。
老人本是山中客,扫迹元非畏楚钳。
【注释】
夏:指初夏。
酒力:谓饮酒后的感觉。
疏帘:稀疏的竹帘。
移树:鹊巢在树间,故说鹊巢树上。
长夏:指夏天,因夏季漫长而得名。
孤愁冉冉病相兼:是说自己孤独忧愁的心情和疾病一起加重了。
老人:这里泛指作者自比为一个山中隐者。
元非:本不。
【赏析】
诗以“夏夜”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在夏夜微醺之时,卧看细缕香烟袅绕于稀疏的竹帘之间;月高星稀,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又移巢到另一棵树上;风劲,流萤飞入屋檐。这四句,写夏夜的景致。
首联二句,从视觉与触觉两方面着笔。“酒力”二字写出了夏夜饮酒后的醉意未消之感;“卧看”二字,又写出了夏夜的静谧之境。“香缕”两句,由嗅觉角度描写夏夜的景致。细细的竹帘,飘荡着淡淡的香气,似乎有如烟似雾般的香味萦绕在耳际;而那稀疏的竹帘,则像是一个幽静的世界。
颔联写夏夜中的流萤。“月高”二句,写流萤飞舞于夜空。流萤在夜晚飞行时会随风移动,所以“重移树”,而“自入檐”,又说明流萤飞入屋檐。
颈联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态。“长夏迢迢秋尚远”一句,既点出了时间,又将“长夏”与“秋”进行比较,说明长夏虽然漫长却还远未到来,而秋天已经迫近了。“孤愁冉冉病相兼”,则是说自己孤独忧愁的心情和疾病一起加重了。“孤愁”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冉冉”一词,则表现了病情加重的缓慢程度;“病相兼”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孤独忧愁的心境。
尾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老人本是山中客”一句,将自己比作山中隐者;“元非”一词,则表明自己并不惧怕被楚地的人钳制。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夏夜的静谧、孤独、无奈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