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
流汗未干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
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

午睡

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

流汗未干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

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

注释:

午睡:中午休息。

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在槐树和楸树的树荫下打开绿色的窗户,天空仿佛在给我做睡觉的媒介。

流汗未干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汗水还未干,就感觉衣服上有如雨般的凉爽;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声音就像雷鸣般震撼。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枕着雕刻有松石图案的枕头,席子编织出风吹过水面时波纹的图案。

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醒来后整理岸边的毛巾,看看外面,人间的车马正充满尘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午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午休时的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首句“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以槐树和楸树为背景,打开了绿色窗户,仿佛天空也在为我准备睡眠的条件。这一句中,槐树和楸树成为了诗人午休的背景,同时也象征着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第二句“流汗未干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描述了午休后的感觉,汗水尚未干透,就像衣服上滴下了雨珠;打了个哈欠,声音就像雷鸣般震耳欲聋。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午休后的清爽和活力。

第三、四句“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午休时的惬意。枕头上有雕刻着松树和石头图案的垫子,席子编织出风吹过水面时的波纹。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诗人从午休中醒来,整理岸边的毛巾,看看外面,人间的车马正充满尘霾。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午休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矛盾,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