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朝把笏著乌靴,不似归来买短蓑。
尚鄙朱公养鱼术,肯为宁戚饭牛歌。
逢时有命求何益,触事无心得最多。
乐处却嫌儿辈觉,出门十步即烟波。
【注释】:
- 连日大雨门外湖渺然:连续几天的大雨,把外面的湖水淹没了。门,指水门外。2. 趁朝(zhēng)把(bǎ)笏(hù)著(zhuó)乌靴(hú):趁着清晨穿上朝服,带上乌纱帽和黑鞋。3. 不似归(guī)来买短蓑(shāo):不像回家去购买那件短衣防雨。4. 朱公:周敦颐《爱莲说》中称陶渊明为“朱公”,这里泛指隐居者。5. 宁戚:春秋时齐人,曾以饭牛歌感动齐桓公,被任用。6. 有命:有命运的意思。7. 触事无心得最多:接触事物不能领悟其真谛。8. 乐处:快乐的地方。9. 儿辈:年轻人。10. 出门:离开家。11. 烟波:雾气弥漫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江西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退隐山林的愿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因连日大雨而感到生活艰难,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句“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描绘了作者所居住的环境,大雨连绵,使得外面的湖水变得渺然无踪,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接着,“趁朝把(zhēng)笏(hù)著(zhuó)乌靴,不似归来买短蓑”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身份和行为,表达了自己并不打算像其他官员那样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忙碌,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清闲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尚鄙朱公养鱼术,肯为宁戚饭牛歌”中,诗人将朱公(即周敦颐)与宁戚相比,认为前者的养鱼技术虽然得到了世人的赞誉,但其生活并不如后者那般清高脱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为了名利而奔波。
第四句“逢时有命求何益,触事无心得最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如果能够顺应天命,那么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如果总是试图改变现实,那么反而会使自己陷入更多的困扰之中。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即应该顺其自然,不要过于强求。
最后两句“乐处却嫌儿辈觉,出门十步即烟波”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他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虽然充满了乐趣,但年轻人往往无法领会其中的真谛,因此他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同时,他也意识到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些景色让他感到愉悦。然而,他也明白这种愉悦只是暂时的,并不能真正满足他的心灵需求。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情绪。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独特见解,即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外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