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火螭炉起宝熏,滴泉鏊研聚玄云。
屏围燕几成山字,簟展凉轩作水纹。
绝口不谈浮世事,洗心聊策退居勋。
耄年犹健非无自,一卷丹经受郑君。
【注释】
龟堂:即“龟台”,古代帝王在宫苑中筑台以居的别称。起:开始,兴起。螭(chī)炉:用龙、螭形雕刻装饰的铜炉,用来熏香。滴泉鏊研:用水滴在金属上磨研成粉的过程,也指磨研时发出的声响,比喻读书声。玄:黑色。屏围燕几:屏风围绕的一张矮桌。燕几:古代的一种低矮的方桌。山字:像山峰的形状。簟(diàn):竹席。凉轩:夏天凉爽的屋室。水纹:像水波纹一样的图案。绝口不谈浮世事:完全不谈外界的名利、是非等世俗之事。洗心:洗去心中的杂念,保持内心的清净。策:筹划,计划。退居勋:退隐于功名利禄之外。郑君:郑虔,唐代著名画家和诗人,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一卷丹经,丹经,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郑虔曾以此入仕,但最终退归田里。
【译文】
早晨起床,在龟台上培火;
用龙、螭形刻饰的铜炉熏香,滴水研墨,聚集着黑云般的墨烟;
屏风围绕着矮桌,上面写着山字形状,竹席铺展在凉爽的轩窗下,形成水面波纹状的图案;
不再谈论外面的世界,只求洗除心中杂念,谋划退居山林的计划;
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强健有为,并非没有缘由;
手一卷《周易参同契》进入官场,但最终还是退归田园。
【赏析】
本诗写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写晨起之景。一早起床,在龟台培火,这是为了驱寒取暖。用龙、螭形刻饰的铜炉熏香,滴水研墨,聚集着黑云般的墨烟,渲染出一种清幽雅静的氛围。
颔联写居室布置。屏风围绕着矮桌,上面写着”山”字形状,竹席铺展在凉爽的轩窗下,形成水面波纹状的图案。这两句诗形象地刻画出一个隐者的居室,既具有自然美,又充满诗意。
颈联写隐者的生活态度。不谈论外面世界的纷扰是非,只求洗除心中杂念,谋划退居山林的计划。这里既有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恶,又有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写隐者的性格特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强健有为,并非没有缘由。他手一卷《周易参同契》进入官场,但最终还是退归田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隐者的居室、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态度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