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从来与道违,书生只合卧牛衣。
老狐五百生前错,孤鹤三千岁后归。
舌自生肥胜玉食,腰常忘带况金围。
一官彭泽曾何有,元亮还家悔昨非。

诗句释义

  1. 温饱从来与道违:这句话意味着在追求温饱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道德和原则。在这里,”温饱”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道”可能指代某种理想或原则。诗人表达了一个观点:为了生存而放弃原则,是一种悲哀。

  2. 书生只合卧牛衣:这里的“书生”指的是读书人,“卧牛衣”则是指简陋的居所。这句诗反映了读书人的生活境遇,即使有才华和学识,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不满和批评。

  3. 老狐五百生前错:这里的“老狐五百”象征着一种过时、腐朽的力量或观念,“生前错”则表示这些错误的观念或行为曾经盛行一时。诗人用“老狐五百”来形容那些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观念或做法,强调了及时反思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4. 孤鹤三千岁後归:这句诗通过“孤鹤三千岁後归”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孤鹤虽然寿命长,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它的本源,比喻即使是高洁的人也有回归尘世的一天。这里暗示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主题。

  5. 舌自生肥胜玉食,腰常忘带况金围:这两句诗描述了一个人过分满足现状,忘记追求更高目标的情形。“舌自生肥”意指口腹之欲过于旺盛导致肥胖,“胜玉食”则是说这种欲望胜过了美食的诱惑。“腰常忘带”则是指忘记了携带财物的习惯,“况金围”暗指即使没有金玉装饰,依然可以过得很好,从而忽视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6. 一官彭泽曾何有:这句话中的“彭泽”是地名,诗人用“一官”指代自己的官职,表达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这里的“曾何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官场生涯感到空虚和无力,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

  7. 元亮还家悔昨非:这里的“元亮”指的是陶渊明,陶渊明曾在任彭泽县令时辞职归田,这里的“还家”即指回到家乡。诗人以陶元亮为例,表达了回归田园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仕途中错误的反思和悔恨。

赏析

《昨非》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强调了及时反省和纠正错误的重要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腐败现象的不满。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度剖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