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禁寒起每迟,出门萧散午晴时。
春回九地梅先觉,霜霣千林竹不知。
药圃采苗芒屦湿,石泉照影角巾攲。
归来未过西檐日,袖手悠然独咏诗。

午晴至园中

老不禁寒起每迟,出门萧散午晴时。

春回九地梅先觉,霜霣千林竹不知。

药圃采苗芒屦湿,石泉照影角巾欹。

归来未过西檐日,袖手悠然独咏诗。

注释:

  • 老不禁寒起每迟:年老体衰,难以抵御寒冷,常常在天刚亮时就起床了。
  • 出门萧散午晴时:在温暖的午后,心情舒畅地走出家门。
  • 春回九地梅先觉:春天来临,梅花最先感受到,仿佛回到了九个季节之前。
  • 霜霣千林竹不知:冬天的霜冻让整个树林中的竹子都失去了颜色,它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药圃采苗芒屦湿:在药圃里采集草药,穿着芒鞋,鞋子已经湿透了。
  • 石泉照影角巾欹:石泉在阳光下投下影子,而自己则歪斜着戴角巾欣赏这美景。
  • 归来未过西檐日:回到家中,还没有来得及走到西屋檐下,太阳就已经下山了。
  • 袖手悠然独咏诗:独自坐在院子里,袖子轻松地挽起,悠闲地吟咏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春天的园中活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首句“老不禁寒起每迟”表现了诗人年老体衰,难以抵御寒冷,常常在天刚亮时就起床了;“出门萧散午晴时”描绘了诗人在午后阳光明媚的时候出门散步的心情;“春回九地梅先觉”则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梅花率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霜霣千林竹不知”则写出了冬日的严寒,使得千林竹林失去了颜色,它们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毫无察觉;“药圃采苗芒屦湿”,“石泉照影角巾欹”,则是描写了诗人在药圃里采摘草药,以及欣赏石泉倒影、佩戴角巾的场景;最后一句“归来未过西檐日”,则表现了诗人回家后,还未来得及走到西屋檐下,太阳就已经落下的景象。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园中活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