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自少无他娱,求佳山林结草庐。
头童齿豁已衰矣,衣弊屡空常晏如。
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
它日叩门倾白堕,要看著句到黄初。

寄题王才臣山居

王子自少无他娱,求佳山林结草庐。

头童齿豁已衰矣,衣弊屡空常晏如。

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

它日叩门倾白堕,要看著句到黄初。

注释:

  1. 王子自少无他娱:王子从小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2. 求佳山林结草庐:寻找一个好山的地方来建立草屋。3. 头童齿豁已衰矣:形容人已经衰老。4. 衣弊屡空常晏如:衣服破旧,经常缺钱,生活平淡无奇。5. 出游耻怀祢衡刺:出门时,羞愧自己没有像祢衡那样有才华。6. 归卧尽读倚相书:在家里休息的时候,全部时间都在看书。7. 它日叩门倾白堕:以后有机会去拜访他,把白堕酒敬给他喝。8. 要著看句到黄初:希望看到他能写出好的诗句来,就像东汉末年文学家黄初年间的文人那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山林中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知识的热情。
    第一句“王子自少无他娱,求佳山林结草庐”,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即在山林中寻找一个清静的环境,以此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里,“求佳山林”不仅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第二句“头童齿豁已衰矣,衣弊屡空常晏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头童齿豁”指的是年纪大了,头发稀疏牙齿脱落,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已经步入老年的状态。而“衣弊屡空”则描述了他生活贫苦,衣服破旧,常常感到空虚无助。这些描写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艰辛,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表现了诗人在晚年虽然生活困苦,但仍保持着读书人的情怀。这里的“出游耻怀祢衡刺”是指诗人不愿意带着一种自负或炫耀的态度去旅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学识并不深厚。而“归卧尽读倚相书”则表明他在家中休息时,全部时间都是在阅读书籍。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第四句“它日叩门倾白堕,要看着句到黄初”,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这里的“它日”指的是将来有一天,诗人希望能够再次拜访这位朋友,向他请教学问和技艺,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而“着看着句到黄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理想,希望能够创作出如同黄初年间那些杰出文人一样的优美诗篇。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林中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心灵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重视。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