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自能心太平,有为终蔽性光明。
皮肤脱尽见真理,粱肉扫空甘菜羹。
处处浮家成野宿,时时策蹇作山行。
平生常笑羊裘老,史册犹存后世名。
译文:
在宁静无事的时候,自然能心平气和,无所作为时反而遮蔽了本性的光明。
剥去皮肤后才能看见真理,去掉梁肉后才能品味清淡的菜羹。
处处漂泊成野宿,时时策蹇作山行。
一生常笑羊裘老,史册犹存后世名。
注释:
- 书怀: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无事自能心太平:无事之时,自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
- 有为终蔽性光明:有所作为时,反而会遮蔽了本性的光明。
- 皮肤脱尽见真理:比喻去除一切外在装饰和束缚,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 粱肉扫空甘菜羹:形容去除奢华的食物,只吃清淡的食物,以清心寡欲。
- 处处浮家成野宿:形容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像野宿一样。
- 时时策蹇作山行:形容常常步行,如登山般艰难而坚定。
- 平生常笑羊裘老:表示对那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生活简朴如羊裘者不以为然,认为他们过于简单。
- 史册犹存后世名:历史记载仍然保留着你的名字和事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在无为之时,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这种观点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同时,他也反对过度的物质追求和奢侈的生活方式,认为应该保持清贫和朴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世界的本质。
整首诗语言朴实,寓意深远,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篇深刻的哲理散文,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